氣功雖然是身心鍛煉的好方法,但實踐中常常會有少數人在練功過程中出現偏差。除了練功方法不當外,還與練功者在練功前的心理素質、個性缺陷等因素有關。也就是說,有的人本身不宜練氣功。
1、個性素質有缺陷者
過分關心自己健康、敏感多疑、性格孤僻、容易激動者,平時性格內向、做事小心謹慎者,或固守己見、愛鉆牛角尖的人,都容易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,這類人練功易出現偏差。
小編推薦:
揭秘(性愛秘籍)腳底按摩的八大神奇功效經絡養生:刮痧止膝關節痛
2、對練功朝三暮四者
練功前一定要仔細對照,選擇合適自己的功法。一旦確定,就要潛心練習,不可同時練幾種功法,也不可今天練一種,明天練一種。幾種功法相互影響,或換來換去,搞得心神不定。不但會影響練功效果,還容易造成氣亂,出現偏差。
3、有精神障礙傾向者
比如曾有過或現仍不時出現意識障礙、憂郁狀態或癡呆癥狀的老人,這類人不應該練氣功。因為練功入靜之后,體內精神障礙因素容易被激發,在大腦皮層中形成一個興奮灶,會使練功者出現精神異常,并且不能自主恢復到練功前的相對正常狀態。
4、有潛在精神病發病因素者
在直系親屬中有患過精神病的人,或練功者本人曾患過諸如精神分裂癥、癔病、躁狂性抑郁癥者,或在個性特征上具有“暗示性”高者,一般均不宜練氣功。這類精神素質的人練功時最易誘發精神障礙。即使患病已經康復,練功也易再次發生偏差。
5、長期心理過于壓抑者
在練功時的入靜狀態下,因解除了內心抑制,易出現情緒激動,個別病人還容易出現認知、情感、意志行為失調,導致精神障礙。
6、平時過于迷信或受邪教影響太深
這種人容易把氣功神秘化,易于接受言語、行為的暗示,還往往會把某個所謂“氣功大師”奉若神明,當作不容他人懷疑的偶像。這種人不但易在練功中誘發精神障礙,出現偏差,而且對產生的不良后果往往執迷不悟,糾正偏差比較困難。
7、對氣功過于“癡迷”者
由于不是自然追求健康放松,而過分追求“氣感”和“幻境”效果,強調誘發特殊功能或達到“自動發功”。這種“氣功態”的意念過于強化,超過一定限度,會造成大腦皮層廣泛性的區域抑制,而局部出現強烈的惰性興奮灶,最終導致大腦皮層功能紊亂,發生精神障礙。
猜你喜歡:
更多內容請關注飛華健康網中醫(中醫體質)頻道:http://tcms.fh21.com.cn/
版權所有:養生之道網廣告合作/友情鏈接:724184788
本網站所收集的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備案號:贛ICP備14005388號